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周六在厦开幕 筼筜书院将迎两岸学者
首页 > 文化 > 两岸 > 活动 > 正文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周六在厦开幕 筼筜书院将迎两岸学者
2014-11-20 12:54:31   来源: 厦门日报     点击:     【字体:

【国学盛事】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曾被国台办特批为两岸重点文化交流项目,自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每年参与的两岸学者都达近百人,甚至有来自德国、比利时、伊朗等国家的汉学家出席。可说是近年来,两岸传统文化领域最具权威与影响力的论坛之一。

【高朋满座】

主办方将邀请部分名家举办多场面向广大市民的公益讲座,并走进高校与学生交流。据悉,著名作家王蒙、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台湾知名学者陈鼓应、汪荣祖、朱高正、刘君祖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等均将莅临,并发表主旨演讲。

首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现场。(资料图)

外国学者参加国学论坛。

 

本周六,鹭岛又将迎来一场两岸文化盛会。由筼筜书院联手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将于22日开幕。届时,七八十位来自两岸三地的国学专家学者将汇聚筼筜书院,发表数十篇高水准论文,深入探讨交流儒道经典核心价值的现代诠释,纵论经典传承与文化发展。

适逢筼筜书院成立5周年,书院发展亦是本次论坛一大重要论题。当代书院近二三十年开始复兴,至今数量已超过三千家,但良莠不齐。身为现代书院业界翘楚,筼筜书院自觉承担起弘扬书院文化的历史使命,为此,本次论坛亦将邀请学者与当代书院同道探讨当代书院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期当代书院取得新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记者获悉,今年论坛相比往届特点更为突出:高端与权威——儒道两家学派领军人物均将到会,与会学者影响力与论文质量相比往届水准更高;内容更丰富——本次论坛一大特色即儒道对话,儒道思想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但也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相生相融,相辅相成,他们的对话将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令各界十分期待;更贴合实际——注重国学的经世致用。本次论坛主题为“经典传承与文化发展”,着重于与当今时事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探讨儒道核心价值观对今天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开门办会议——论坛期间将邀大师举办面向公众的公益讲座,安排小型论坛走进高校,与公众和学生交流互动。

【观察】

注重经世致用 论坛展现强劲生命力

已举办五届的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两岸学界有着很高的声誉,虽是民间主办政府支持,但影响力却不亚于许多大型论坛,并且愈来愈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成功,可说是因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筼筜书院所举办的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学界很受好评,受邀学者均是欣然接受且认真准备论文,可说对论坛十分重视。近年来,各类论坛众多,尤其是国学热兴起后,一些学术界的泰斗级人物已成为众相邀约的“学术明星”,常常分身乏术。但他们仍然对厦门的这个论坛情有独钟。事实上,论坛良好的研讨氛围让学者们印象深刻。会议期间,分秒必争的学术切磋、严谨论道的治学态度,以及犀利独到的观点交锋,常常使得整场论坛高潮迭起。

正因如此,五届论坛皆成果丰硕,学者们发表了数百篇论文,涵盖了国学研讨的方方面面,义理、训诂、辞章、经济四途皆有涉及,论题从“如何推动国学经典的经世致用”,“朱子理学与当代社会”,“《诗经》研究——学术·生活·展望”,“道家研究:学术·信仰·生活”,“《周易》:经典、释读与传承”,再到本届的主题“经典传承与文化发展——儒道经典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文化建设”,可以看出,论坛主题进一步与时代结合,逐步在经世致用方面予以重视。

注重经世致用,给论坛注入了更强的时代特色与生命力。今天,传统文化不仅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已提升到治国理政、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这也是为国学在当今时代的意义给予的肯定,也将成为国学论坛今后研讨的一个重要方向。

【观点】

国学串起两岸文化情感

国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不论大陆,还是香港、澳门、台湾都拥有同一部历史,同一种文化,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文字。中华传统文化是连接华人世界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血脉之桥,在两岸交流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国学论坛的在此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几届论坛期间,时时可见一些未曾谋面的学者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许多两岸的学者在谈到参加国学论坛的初衷时都指出,国学是两岸交流最有默契的共同语言,应该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的确,没有什么词能够像“国学”一样,超越政治、经济、地域的阻隔,将海峡两岸的文化情感深刻地联结在一起。

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曾在出席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开幕式发言时表示,ECFA签订后,两岸经济一体化已有了制度保证,接下来两岸交流的重点是文化和教育。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是联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认真研究中华文化,对两岸的文化交流,强化两岸的精神纽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学论坛以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为交流基点,既能够使两岸学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共同的文化血脉,又因为两岸不同的国学研究发展轨迹,产生独特的思想碰撞,从而给双方学者以更大的思考空间。

【现象】

国学论坛成厦门文化之窗

许多初次参加国学论坛的学者都惊喜于厦门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进而对厦门的文化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近年来几次应邀出席论坛的北大人文讲席教授、台湾知名学者陈鼓应先生表示:“厦门国学的推广可作为‘中国模范’。”他说,一座城市可以划出一片绿地来建书院、开文化藏馆、兴博物馆,茶道也与文化相结合,这证明了厦门的文化推广力度。现在社会物化严重,需要文化调和。对于厦门推行国学,陈鼓应认为是“得地利”的,它地处沿海地带,离台湾最近,两岸文化交流方便。随着提升到世界交流层面论坛的举办,也让厦门国学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作为主办方,筼筜书院院长王维生有着更长远的考虑,他说,日益国际化的国学论坛让世界看到厦门的“国学态度”。筼筜书院良好的环境、对传统文化不遗余力的推广热情,也让海内外学者十分佩服。每年持续举办的国学论坛,同时也提升了厦门的文化形象,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学的一个文化窗口。

回顾论坛五年来的发展,如果说,在初始阶段,筼筜书院举办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的意义尚有可能受到一些质疑,但时至今日,其价值已显现无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国学论坛把海峡两岸学者们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通过相互学习、研究,可以更好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时代的需要。




相关热词搜索:海峡两岸 国学 书院

上一篇:顶尖艺术“惊艳”宝岛——记中央芭蕾舞团第三度赴台演出
下一篇:2014海峡物流节开幕 打造“新常态”下两岸物流业特色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