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海峡论坛 | 我从对岸来,筑梦乡野中
首页 > 文化 > 两岸 > 活动 > 正文

第十四届海峡论坛 | 我从对岸来,筑梦乡野中
2022-07-14 16:11:41   来源:      点击:     【字体:


赤土开心婆婆西鼓队气势十足敲鼓迎宾

(台湾中华时报记者 余淑琴厦门报道) 7月13日下午,两岸媒体代表走近沧江书院,只见精神抖擞的赤土开心婆婆西鼓队气势十足地敲起了鼓,期间还不忘变幻队形。在这雄浑磅礴的鼓声中,由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我从对岸来 筑梦乡野中”即“五福临门 社区营造”逗阵欢乐会在厦门市海沧区海沧社区拉开了帷幕。随后,游客们在赤土青年导览队的带领下,走进沧江书院,参观莲塘别墅,驻足倾听老街文化墙前的“铜人F4”的故事……一览赤土“蝶变”。


厦门市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佩珍接受两岸记者采访

“2014年,我带着在台湾累积15年的社区营造工作经验来到厦门,与台湾团队参与乡村、社区的改造工作。”当天上午,在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厦门市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佩珍作为台湾青年代表,便以《我从对岸来 筑梦乡野中》为题发表了自己的演讲,分享了自己在大陆开展社区营造、推动两岸城乡发展交流的工作经历。
 
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是大陆第一家由台湾青年组成的非公募慈善机构,2019年成立后,便在结合海沧实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引进了台湾“先造人、后造物”的社区营造机制,按照“海沧所需、台湾所长”的具体路径开展实践。
三年来,台湾青年扎根沧海,本地村民温情回馈,两岸社区营造观念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共生,推动了城市更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两岸融合发展。

台湾青年王嘉麟与村民周文考和记者分享他们在赤土的点点滴滴与改变

“曾经的赤土是大家口中建设“很难做”的村庄,但是我第一天到这的时候,一个阿嬷梳着两个小辫,坐在妈祖庙前对我微笑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淳朴温暖的地方。”活动中,台湾青年王嘉麟和记者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来到赤土时的情景。


团结和睦的小伙伴团队
 
王嘉麟是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一名社区营造员,2018年王嘉麟举家从台湾高雄迁到厦门海沧,2021年4月,王嘉麟被派驻到厦门海沧赤土社,在这个位于天竺山脚下的小村庄中践行乡建乡创,在这个过程中,为凝聚村民的共识,王嘉麟还首创了整个海沧区“绝无仅有”的村民表扬大会。“我们渴望认识村民,村民也需要认识我们,了解我们正在做什么。”


两岸媒体代表认真聆听分享,纯朴民情令人动容
 
周文考是赤土社土生土长的村民,起初他带领着一帮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成立了七色豆果蔬专业合作社,做过村中闲置土地流转,也尝试集中耕种,还想发展研学观光,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其实我只有想法很多东西都不懂,嘉麟他们基金会的社造员来到赤土之后,经过沟通了解,为我们量身定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真的非常感谢。”

当前,赤土社在是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利用在地优势和借力外部资源,研学观光办的风生水起。此外,赤土社街道村容村貌焕新颜,破旧老宅成书香满溢的公益书屋,陶艺馆、“市民菜农”等产业稳步发展,赤土开心婆婆队、青年导览队唤醒乡村活力。曾经这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村庄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为农业、文化、旅游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参访经过新街,海沧区书记张䨇伟特别介绍了以前小卖部开窗做生意的原貌都保持了下来。

“基金会进入村庄以后,大家开始融合在一起了。”村民曾美观说道,赤土社成立导览队以后,村民不仅把自己本村、自己的东西介绍给别人,同时还加深对家乡的了解,还能把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这个事情做的更完美。


村民导览员陈全义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莲塘别墅。

莲塘别墅建于清朝末年,耗时3年完工。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
有“冠绝八闽”之称。
200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内唯一一栋品字型古厝,由“家庙”“学堂”“大厝”组成。
2015年入选“美丽厦门新24景”


卢塘社爱心妈妈旗袍队都是当地的村民,文化兴国,令人欣慰。

修复古厝、激活老旧建筑,挖掘传递在千年文化脉络之下的家族、村落历史,进而建立村民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在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项目中名为“培根计划”。台青社区营造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探访村民耆老,采集风土民情,发现整理地方珍贵的历史文化。

“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更得到一份意外的收获,“培根计划”竟然达到了“双向扎根”的作用,不仅让村民扎下对家乡文化自信的根,更让台湾青年扎下对这片土地认同的根。”厦门市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佩珍如是说。
据了解,当前在李佩珍的带动下,前后有已有40多位台胞来到厦门海沧区基层工作,共同搭建两岸城乡发展交流平台。2019年以来,在“闽宁协作”战略的指引下,李佩珍在“培根培力计划”的经验基础上开始到西部深耕,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在厦门累计培训了137位甘肃及宁夏的扶贫干部,已派出台青社区营造员共计11人次到甘肃、宁夏参与西部对口协作工作。目前,三名台湾青年正驻点在宁夏,展开为期14个月的“西部培力”工作。
 
“台湾从南到北大约380公里,而从厦门到甘肃、到宁夏分别都超过2000公里,我们奔赴的是一场心灵融合的旅程。”李佩珍告诉记者,“我们台青在大陆工作的步伐更加笃定、更加不畏艰难,走得更远了。”

培根、培力、赋能,用影像与文字为故乡说好故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厦门集美举办
下一篇:把闲置相机捐出来,圆两岸偏乡“单车天使”的小记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