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大陆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新常态的江苏经济:摆脱速度情结走出换挡焦虑
2014-12-24 09:28:50   来源: 人民网江苏视窗     点击:     【字体:

 以“新常态”思维,观察江苏经济2014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么几个关键词:克服下行压力,摆脱“速度情结”,走出“换挡焦虑”,亮点信心倍增。

  回望匆匆又一年,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核心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了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平稳健康发展。

  转方式调结构,新常态催生新作为

  日前,我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苏宁云商获准筹建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这一业务扩容,意味着苏宁既可吸收境内股东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也可发放个人消费贷款,这将使苏宁云商如虎添翼。

  企业升级是发展转型的表征。“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巩固消费在经济‘三驾马车’中的主角地位,已成为新常态下我省经济发展转方式的重要体现。”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兴远说,今年我省消费的一大看点,正是爆发式增长的电子商务。仅以今年“双11”来说,我省消费者的表现堪称“惊艳”,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四地上榜全国“败家”前10消费县。去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已占我省消费比重突破5%,今年这一比重将更高。

  “前10个月公司外贸销售同比增长70%,全年有望突破5000万美元。”东台市生辉光电公司负责人自豪言语的背后,是这家民营企业以科技创新确立的LED照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自主开发的LED芯片封装技术为国内首创,LED面板灯、三防灯设计生产成为行业标准。

  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已成为我省经济调结构的路径选择。目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超万家,数量全国最多,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加法与减法,是优化存量、激活增量的双手。在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法”的同时,做好过剩、落后产能的“减法”,是江苏主动调结构“主基调”。今年,我省将压缩钢铁产能447万吨、水泥153万吨、平板玻璃220万重量箱、船舶275万载重吨的“严峻”任务一一分解,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统计数据凸显出这些高耗能行业的“没落”。前三季度全省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仅增长2.7%,增速较上年大幅回落12.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4.51%和6.26%。

  在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远鹏眼里,前三季度江苏一般贸易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4%、近20年来比重首次超过加工贸易,意义非同凡响。一般贸易,是自己当老板,产业链长,产品增值率较高。“一般贸易占比提高,表明自主产品出口增加,出口效率提升,可见江苏这方面见出了成效。”

  改革频加鞭,新常态注入新动力

  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周五,上证综指飘红上扬,以3108点再创4年来新高,A股强劲走势的一大动力源,即是投资者对改革红利的预期。事实上,今年围绕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等,我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试点,让经济发展焕发出无可限量的新活力。

  “忘记了要命,想起来心烦”,是企业对过去工商年检制度的评价。我省自今年7月起在南京、无锡两地启动市场主体年报试点工作,年检被年报取代,企业只要登录江苏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轻点鼠标,分把钟就可完成企业年报工作。仅南京,受惠的各类市场主体就达50万户。

  今年,我省拿出简政放权一揽子改革方案,在省级层面上首次针对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进行顶层设计。12月10日,省政府又公布了56个部门的“责任清单”。“简政放权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主要解决政府部门乱作为问题,而责任清单则是解决政府部门不作为的问题。”省编办主任俞军说。

  农村改革的核心在土地。今年我省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目前试点乡镇500个,我省还在全省选择2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提供服务。

  11月12日,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国内首家石墨烯上市企业,而全国首个石墨烯产业化基地也有望落户常州。作为已知强度最高、韧性最好、重量最轻的新材料,石墨烯应用前景广阔。我省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得益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这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开始进入收获期。成立仅一年,该院积极探索构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推行项目经理制,探索社团法人管理模式,让课题来自市场需求,成果由市场检验,绩效由市场评估,财政支持由市场决定,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17家专业性研究所已成为我省技术创新生长的“良田沃土”。

  补农业“短板”,新常态聚力新优势

  现代化必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四化中,最薄弱、难度最大、最易被忽视的是农业现代化,这一年,江苏充分展现了补齐“短板”的决心。

  3490.6万吨!国家统计局12月4日发布的江苏全年粮食总产量,较去年的3423万吨增加了67.6万吨,工业大省江苏实现了粮食总产“十一连增”。“今年增产靠的是天帮忙、人努力、政策好、科技强。”江苏调查总队农村处副处长蒋书明总结说,这其中科学种田的作用尤为显著,今年我省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配套推广力度,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在全国率先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生事物。姜堰汉土家庭农场农场主王宇静是个80后,他这样介绍自己的“生意经”:水稻亩产品牌大米700斤,每斤按10元计算,亩产值约7000元;每亩稻田亩产鲶鱼750斤,每斤按3元计算,亩产值2250元,去掉成本,稻田养鱼每亩综合收益4250元。显然,凭借科学种养,王宇静这样的新型农民正向人们展现出现代农业诱人的发展前景。

  含金量高的政策,成为我省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的靠山。今年我省明确,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得政策之助,全省一年光景就新增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4800多家,总数超过1.5万家。据了解,今年培育了规模适度、产出较高、设施配套、管理规范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约100家,今后力争每年培育200家左右。

  有了新型农民这个主体,我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也风生水起,实现了三个“全国第一”:现有10个国家级示范区,数量全国第一;示范区绩效评价,综合得分全国第一;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综合评比,我省姜堰区拿了第一名。

  农业专家赵亚夫指导建设的句容市草莓大棚,现在已是名扬全国的“明星大棚”。去年每亩平均获利3.5万元,今年草莓长势比去年好,农民增收的信心更足了。统计显示,作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法宝,今年我省高效设施农业占比已上升至16%。

  民生无小事,新常态释放新红利

  让百姓分享越来越多的福祉红利,是经济发展蹄疾步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今年我省深入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总体思路,将面广、量大、头绪多的民生事项,一一落在了实处。

  占地950亩、总投入约3000万元的淮阴区码头镇黄河故道林果示范基地,今年传出好消息:基地生产葡萄45万斤、水蜜桃60万斤,实现销售额1050万元,吸引3000余人采摘观光,带动50余名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7000元左右。作为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六项关键工程之一,今年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继续在帮助沿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新一轮脱贫奔小康工程的顺利实施,今年我省有望完成100万低收入人口、537个经济薄弱村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百姓钱袋子最有发言权。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我省多渠道推动居民增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和10.9%,高于全省GDP增速,农民增收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安居方能乐业。走进苏南乡村,一幕幕传统江南民居风情让城里人羡慕:青瓦白墙的村舍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的环境赏心悦目,阡陌村道平坦整洁,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农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环境。放眼全省,随着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调整,村庄变“绿”了,河道也清澈了,全省已有70%的村庄完成了环境整治任务。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实施,让一批又一批居民从此不再为房犯愁。截至9月底,全省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房24万套,提前并超额完成23万套的年度目标任务。

  “老有所养”牵动千家万户。今年4月,省政府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在人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标、从业人员补贴、医养融合发展、综合保险保障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南京和无锡还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12月12日,我省将现行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名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将最高筹资标准从1200元/年提高到2500元/年,新缴费标准将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年,在全省公共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比重已超过76%。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
下一篇:江苏促进全民阅读决定元旦施行 全国尚属首创

更多>>中华纪实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2日,一位司机和他的车在摩洛哥南部地区瓦尔扎扎特被卷入漩涡。当局表示暴雨猛烈袭...

12月2日,九寨沟县林业局勿角自然保护区办公室传出喜讯,该保护区在勿角乡境内设置的野外红外监测相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