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辈子学问,值得”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学术 > 正文

“做了一辈子学问,值得”
2015-05-02 15:56:01   来源: 京江晚报     点击:     【字体:

  

   镇江一位80多岁的老人,至今仍坚持伏案做学问、写文章,一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他的热忱与精神令我们钦佩。他就是从事蚕业史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周匡明先生。近日,记者对周老进行了采访。
  现居镇江的周匡明是江苏宜兴人,今年85岁,退休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工作,毕生从事蚕业历史研究。接触蚕业历史这块领域,还要从他初中毕业后,在苏州农业高级职业学校求学的一件事说起。
  那时的周匡明很活跃,喜欢跳舞,常在学校参加话剧的排演。帮他们排练话剧的杨老师与之相熟,知道他学的是蚕桑相关的专业,便对他说,自己书架上有本关于采桑的书,如果他有兴趣可以拿去看看。周匡明很高兴,向杨老师借来书,废寝忘食地看了起来。书中丰富的内容令他很受启发,他将重要资料摘录留做参考,再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研究写成一篇蚕业类文章,寄给了苏州民报。不久,这篇文章以小“豆腐块”的形式刊登在报纸上,这次成功投稿让周匡明特别高兴,当时还只有17岁的他也因此下了决心——一定要研究清楚蚕业历史!
  由小“豆腐块”引起的事
  蚕业论文“零”的突破
  立志从事蚕业史研究,周匡明便一心扑到了做学问上。但起初并不是一帆风顺,学校一位领导见到他,就提出了意见,说当时的他要做蚕业史研究,还欠缺了许多东西,如历史、考古、文物鉴定、古代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听领导这么一说,周匡明如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但是他并未气馁,从此开始了自学。
  1955年,他写了一篇6000多字的《中国柞蚕》,刊登于《科学大众》上。随后,该文被新华通讯社海外部看中,经翻译后推荐给法国《国际蚕丝》,并于1958年刊载,接着,日本《蚕业学》杂志也转载了这篇文章,美国《生物学》杂志对其做了摘编报道。《中国柞蚕》被多家国外刊物刊载,周匡明回忆说,这在当时,实现了我国首次在国外发表蚕业文章“零”的突破。
  这篇文章背后还有个小插曲。周匡明的一位同事,家人患病急需一笔200多元的医疗费,在当时可算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获悉同事的困难,周匡明将刊登文章所得的100多元稿费都给了同事,尽力帮助他解决困难。
  攻克考证“硬骨头”
  在我国,是谁最先发现、利用蚕丝的?周匡明说,传说记载,有“嫘祖发明养蚕”一说,但该传说并不是事实,曾有学者在一些有关论著中,对该传说不加注释照旧搬用,甚至推演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他意识到,考证这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始花费大量时间,一门心思扑在查找、研究历史资料上。
  当时镇江的老图书馆就是周匡明最常去的地方。从研究所到图书馆,交通不便,他每天都是起个大早,先用40分钟赶到火车站,花上8分钱买碗面、3分钱两个油条当早饭,再去图书馆查资料。如果中途出来吃午饭,再回去继续找,一来一回十分耽误时间,为了把点滴时间都利用起来,周匡明每次都往衣服口袋里揣上两块烧饼,肚子饿了就一边找资料,一边啃烧饼。无论寒暑,日日坚持。
  一日,馆长蒋老先生站在他旁边,问小伙子看你经常来,是在找什么?周匡明回答在找古人发明养蚕方面的根据。蒋老先生建议他不仅从正史方面找,也要看看野史的资料。受此启发,他后来终于在《路史》一书中找到相关线索,经过多年研究,写成《“嫘祖”发明养蚕说考异》一文,论述“嫘祖发明养蚕”一说并不准确,这在当时也引起讨论。
  不光做学问,还写过剧本
  从事蚕业史研究数十年的周匡明著作有《蚕业史话》、《蚕业史论文选》、《中国蚕业史话》等书,其1983年出版的《蚕业史话》曾获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蚕业史话》等书籍的手稿还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
  除了做研究,上世纪80年代,周匡明还写过两篇剧本,一是电视剧剧本《张骞西域历险记》,初稿就有50多万字,另一是电影剧本《公主王冠内的奥秘》。帮助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科教片时,他曾拿剧本给专业人士看,获评“剧本丰满,情节跌宕起伏,每一场景都写得比较完整而有悬念,读起来十分流畅”。遗憾的是,由于制作经费等问题,剧本未能如愿拍成电视剧。
  平时散步于大学校园,周匡明常和大学生交流,偶有问起丝绸之路是怎么回事时,大学生们多数答不上来,仅有一个女同学说了个大概,还不太准确,一问才知那女同学还是学历史的。周匡明对记者说,他希望这个剧本能成功拍成电视剧或电影,这样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丝绸之路的故事。
  做学问把其他爱好都丢了
  当记者问到周老还有哪些兴趣爱好时,他说,年轻时二胡拉得特别好,也喜欢京胡、唱京戏,但自从一头扎进研究里,就把其他爱好都丢了。
  埋头做学问,直到现在,已85岁高龄的他,仍在坚持。周匡明的儿媳告诉记者,平日周老在家有时也看书、写文章,甚至病中还坚持写作。“他每天都是自己烧饭,看书、读报、写文章,还会下楼散散步。”周匡明还向记者提起他常看《京江晚报》,“其中的《Ta周刊》办得很活泼,我很喜欢看。”
  “我现在腿不太好,但思维清晰,还能做点事情。”周匡明说,近年他想写本《中国的蚕文化》,现已完成了大部分。
  谈及做研究这数十年,周匡明说,他这一辈子钻进去搞研究,值得。并且,他还表示“坚持做学问,会一直做到底。”

[实习编辑 刘文莉]




相关热词搜索:学问

上一篇:两岸高校签订备忘录 加强学术交流合作
下一篇:中国宋元绘画(衡水)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