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110周年校庆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学术 > 正文

复旦110周年校庆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
2015-05-20 11:43:10   来源: 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     点击:     【字体:

    5月19日下午  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0周年第49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在光华楼隆重举行。本届报告会由常务副校长陈晓漫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出席了报告会。



    校庆科学报告会是复旦大学最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邀请来自文、理、医、工学科的四位学者与复旦师生、以及部分复旦附中高中生分享前沿成果和治学感悟。这一学术传统肇始于1954年。时任校长的陈望道提出,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此后,校庆科学报告会成为复旦大学的学术盛宴。



左起:陈诗一、郑耿锋、朱剑虹、杨珉

    经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评议、推选,本届报告会由经济学院陈诗一教授、先进材料实验室郑耿锋教授、华山医院朱剑虹教授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杨珉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解析各学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学术心得和成长体会。



    经济学院陈诗一教授以《环境问题与中国经济转型》为题第一个发表演讲。陈诗一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计量与统计分析、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风险管理与效益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研究”的主持人。陈诗一教授曾入选复旦大学卓识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他凭借专著《能源、环境和中国经济转型》(Energy,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China)获得第五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成为荣获该奖项的首位“70后”学者。
    陈诗一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中国环境问题的新常态就是环境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节能减排长期来讲通往可持续的前景,因而将会是环境保护的一种主要方法,但难题在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是互相矛盾的。
    陈诗一教授从六个角度阐述了新常态的背景下,什么样的政策会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利?首先,目前中国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低于要素驱动的贡献度,而考虑到环境和能源因素的创新驱动贡献度仅为10%,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任重道远;其次,相对减排(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或密度)仍可为短期目标,但长期来看绝对减排(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不可避免;第三,不建议以环境GDP或绿色GDP指标代替GDP,因为GDP是一个市场活动的总体反映,节能减排行为最终会反映在市场总体活动中;第四,节能减排应主要侧重生产减排而非生活减排;第五,中国的太阳能等一些能源产业,原料依赖进口、产能过剩必须出口,而中间的生产阶段耗能最高、排放也最高,实际上是夕阳产业的做法,在未来政策中要体现结构调整;第六,环保制度要结合市场机制和行政命令来实行。
    演讲最后,陈诗一教授指出,上述环境政策不仅局限在国内,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走出去”的过程中,环保思想应贯穿规划始终,要借鉴、制定很高的环境标准,不能把中国过去走过的老路带到周边国家。生态文明应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建设之中,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政策制定,才能最终推动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




    第二位演讲者、先进材料实验室郑耿锋教授的报告题为《能源化学与新材料》。郑耿锋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低维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纳米光电转化、能源存储器件,以及光电化学的分子检测、纳米-生物复合界面等。郑耿锋教授曾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多篇,邀请专著章节3部,论文的总他引次数达8000余次,近年来所获奖项包括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4)、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上海市浦江人才(2010)等。2013年,郑耿锋教授获选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郑耿锋教授首先以一系列数据和图表说明开发高效、清洁、廉价的环保能源刻不容缓。在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清洁能源均有各自不足的情况下,他的研究致力于实现一种新能源转化的方法——太阳光驱动的人工光合作用,简言之,即尝试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更环保、成本更低廉地实现光合作用。
    郑耿锋教授以制备更高稳定性且廉价易得的材料为目的,展开了三个方向的研究,包括围绕太阳能转化和分解的应用来设计与合成半导体纳米材料、储存和利用电能、以及利用光电化学的转换来研究生物界面。
    首先,郑耿锋教授致力于通过材料合成实现能级调控。他研究了铅卤型的太阳能电池,这是近年来世界上发现的一种重要且很有价值潜力的材料。针对太阳能电池水氧极度不稳定的问题,他的课题组设计了一种镍催化剂复合的多层铅卤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仅实现了很好的太阳能转化效率,而且放到水中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其次,他力图设计一种更好的催化剂,来调控人工光合作用中的电荷传输。他的课题组合成了一种包括氧化物、硫化物、氨化物的多级结构催化剂,它的中空管状结构有利于电解质和电荷的传输、表面的薄片层可以提高反应速度。课题组同时证实了可以通过在原子尺度以及微米尺度上对该催化剂进行多层调控来实现水的分解,比如仅用一个七号电池就可以在完全实验室的条件下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也设计了一种基于全纳米线的储能材料,能在表面形成电荷空穴以直接捕获、存储电子和空穴,并且能够在太阳光下直接对纳米线材料进行充电和利用。
    最后,郑耿锋教授通过光电化学材料来研究一些生物界面,用于疾病检测和人工组织。最近,课题组正尝试通过光电转换制作“人工视网膜”,即在纳米线和神经网络组成的界面上,像太阳能电池一样产生电子和空穴,通过纳米线转入和表达信号的过程,使神经细胞产生光学信号。




    第三位演讲者是华山医院的朱剑虹教授,他的演讲题目为《科学与医学——细胞的光华》。朱剑虹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和神经生物学临床、研究与教学工作,尤其在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神经损伤修复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方面作了深入研究。他先后主持了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分别在第十三届和第十五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WFNS)及第五届世界干细胞研究大会(ISSCR)等国际重要会议上做专题大会发言。今年1月,由朱剑虹教授、周良辅院士和毛颖教授领衔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脑组织修复重建和细胞示踪技术及转化应用”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朱剑虹教授早年在获取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学位的同时,获得了细胞学博士学位,因此他首先结合亲身体会对比了医学和科学的异同。他指出,与科学不同,医学讲精准、讲救死扶伤,是由病人需求所驱动的学科。现在的医学是循证医学,只要有了证据、可被重复验证,无论研究结果好坏都应该被发表。
    朱剑虹教授的研究对象是细胞。在他看来,细胞是科学和医学最好的桥梁,他的一部分研究就着眼于细胞治疗和细胞置换体系。他解释道,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很多功能细胞,如果细胞生病了就可以用功能细胞来置换,这就是细胞体置换技术。由于人脑不能移植,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外伤就具有很大的潜在可能性。在一个脑外伤造成偏瘫的病例中,通过循证医学的道理为病人进行这种治疗,三个月后病人瘫痪部分的感觉跟运动功能都有恢复。
    朱剑虹教授也谈到,线粒体病是最严重的脑病,母系遗传,长期以来无法治愈。而他的课题组用一种叫做集体移植的办法来进行线粒体置换,移植完整的基因组后,线粒体病的治疗成为了可能。他同时提及了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比如线粒体置换的时候是把好的人类基因组或动物基因组置换进一个卵母细胞中,造成一个小孩有两个母亲,这在一些国家已导致伦理争论。朱剑虹教授认为,伦理跟科学是同时进步的,一个好的技术,社会认可它就会发展。科学中的东西用于临床,精准很重要,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把科学技术引入到临床上去。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杨珉副教授带来了题为《隐私消亡的移动互联时代?》的报告。杨珉副教授是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移动应用恶意行为检测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首席科学家,现任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技术研究工作室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移动终端的系统软件与系统安全。2014年,杨珉副教授获得第十三届“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称号。杨珉副教授在信息安全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他瞄准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带领研究团队重点围绕操作系统安全防护和软件测评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针对安卓平台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经成功获得产业化应用。
    杨珉副教授的报告围绕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展开。用大白话讲,隐私主要包含三块数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做了什么?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通讯网络的发展使得虚拟空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平行化越来越广泛,而网络空间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与个人相关的隐私数据的组合。
    尽管移动平台从技术上提供了很多安全机制以保护隐私,但作为用户的我们对于安卓系统后的百余个敏感数据将被如何利用一无所知。杨珉副教授以多个实例介绍了隐私泄露的一些渠道和后果。
    报告最后,杨珉副教授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历程。计算机学科领域内,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关于系统软件的顶尖文章仅有八篇,其中三篇是他的团队完成的。他也谈到,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是技术门槛高、难度大,但研究成果可以迅速转入应用,解决行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能够及时从行业中得到反馈,从中凝练出研究的基础问题。因此,可以有效地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杨珉副教授的研究,自始至终都致力于用自己的技术和方法,保护更多人的隐私。




    四位学者演讲结束后,细致地回答了到场师生的提问。陈晓漫副校长为四位学者颁发了许宁生校长签名的演讲纪念品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校庆科学报告会拉开了学术文化周的大幕。今年的复旦校庆学术文化周期间,还将举行上海论坛2015、跨学科专场学术报告会等活动。




【实习编辑    肖彦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下一篇:金正恩安排举行朝俄学术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