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太湖水质向好 总氮总磷仍是“短板”
首页 > 时政 > 大陆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人民日报:太湖水质向好 总氮总磷仍是“短板”
2015-06-01 12:26:38   来源:      点击:     【字体:

《人民日报》2015年6月1日15版 版面截图

江苏武进太湖蓝藻打捞队正在打捞水草。记者 王伟健摄

原题:天气高温干旱,易成“湖泛”诱因

今夏,太湖蓝藻可控否?

核心阅读

自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给无锡造成饮水危机后,每年夏天,太湖蓝藻都引人关注。今夏高温干旱,太湖蓝藻还会大面积“湖泛”吗?沿湖各地已采取哪些措施、正在进行哪些探索?

生物不会说谎:多年未见的菹草在竺山湖大面积重现,水草生态正在逐渐形成,各种鸟类前来聚集繁殖……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副主任张利民认为,太湖水质在向好。

但隐忧仍在。张利民说,今夏气候高温干旱、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几率升高,都容易促成蓝藻发生,岸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仍未有根本的改变,太湖水污染防治仍任重道远。“今年夏秋季节蓝藻水华频次、强度有可能超过往年。”张利民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确保连续第八次安全度夏。”

太湖现大面积菹草,预示水质向好

5月28日下午,沿着武进竺山湖水域7公里岸线,吴师傅正在打捞水草。竺山湖是太湖西北角的一个湖湾,东连无锡马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连旅游城市宜兴渎边农业观光区,背靠万木葱茏的秦皇山,风光旖旎。

吴师傅是常州武进太湖蓝藻打捞队的成员,从去年冬天到现在,他们打捞的主要是水草。“蓝藻现在少多了。”吴师傅说。

其实,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徐东炯也有同感。他每个月都要到太湖去进行例行的水质监测。从今年春天开始,一个新变化让他很兴奋。“你看,那里有大片的菹草。”徐东炯指着靠近岸边的一处水域,高兴地对记者说,“菹草大面积恢复是竺山湖一带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向好的一个例证。”

菹草是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沉水植物,过去十几年里,因为太湖水质恶化,这种以往在湖泊河流中处处可见的水草,一时难觅踪迹。“不多见的一个原因在于蓝藻覆盖在水面,阻碍了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他说,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湖区原有生态系统极不平衡,环境极速变化,很多沉水植物和一些鱼类没了,剩余的水生生物主要是水华,量大而单一。

“自2007年至今,从环境监测中心对河道、湖泊水质的持续监测来看,水环境是在变好的。”徐东炯说,除了水底的沉水植物在增加,岸上的水鸟也在增多。去年冬天,徐东炯发现了大群普通鸬鹚和红嘴鸥,普通鸬鹚估计有上千只,红嘴鸥更多。

“太湖流域水质藻情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江苏省环保厅流域处副处长黄卫拿出一份统计表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大部分指标均有所改善,今年首次藻情发生在4月8日,比去年略有推迟。

藻水分离、植物吸收,让蓝藻在无害化处理中发挥新力量

虽然藻情发生时间在推迟,但对于太湖来说,蓝藻暴发仍是心头大患。

为了控制蓝藻,沿湖各地都成立蓝藻打捞队。而从附近的竺山湖、梅梁湖各打捞点搜集到的蓝藻,通过运输车和管道运送到藻水分离站。记者看到,藻浆池中如泼了绿漆般的富藻水,经过两级气浮池后,变成了肉眼看来已相当清澈的湖水,又被送到太湖里。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生态服务站负责人薛玲华说:“藻水分离的除藻率可达到95%以上,出来后的水完全达到了国家标准。”在这个处理站的另一边,分离出的藻泥继续再利用好氧发酵技术,通过加入菌种发酵、与秸秆等有机物混合,转化为有机肥料进行售卖。

薛玲华介绍,藻水分离站自2009年建成以来,经过藻浆池、气浮池处理后,95%的蓝藻将被去除,变成藻泥,“洗干净”的水再重新排入太湖。仅这一个点,一天就可以处理1700吨左右藻浆,累计处理蓝藻藻浆4万余吨,分离产生藻泥近1万吨。这些藻泥被送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在经过堆肥、发酵、加入粪便和秸秆混合等程序后,所有的藻泥将被加工成有机肥被循环利用。

有些蓝藻则被植物吸收。在宜兴太湖西岸的大浦港口向南,约一公里长的湖岸上,密密麻麻地种植着一种像树又像竹子的植物。这是一种速生树,树身笔直像竹子、枝条柔软而被当地老百姓俗称为“竹柳”。

“这是2012年从东南大学引进的竹柳种植技术,利用泵阀把太湖蓝藻水华浇灌到竹柳田内,竹柳发达的根系能消化吸附蓝藻中的富营养物质,通过频繁采割竹柳,以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使下游水质达到国家排放要求。” 江苏紫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志君介绍,竹柳生长周期短,吸收藻水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的能力强,通过吸收达到了藻水分离的目的。五六年之后,成材的竹柳可以加工成塑木材料,用来建造别墅等建筑,塑木还可以循环利用代替防腐木等,在美国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已成功将这种转基因竹柳树种应用于城市废水、垃圾场地污水处理上。

总氮总磷仍是“短板”,亟待加强监督力度、建立专业化队伍

蓝藻为什么暴发?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带来的磷氮超标的富营养化。“总氮总磷已成为影响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的‘短板’。”张利民坦陈,“尽管太湖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消灭了Ⅴ类及劣Ⅴ类水,但是,现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是落实国家总体方案近期目标的最后一年。然而,对照各项指标的2015年考核目标,今年1—4月,3条河流高锰酸盐指数不达标,5条河流氨氮不达标,9条河流总磷不达标,12条河流总氮不达标。而畜禽养殖污染是超标氮磷的一个重要来源。水里的问题,根子在岸上。“太湖污染中,面源污染的比例是较高的。”江苏省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站站长、研究员管永祥说。

据了解,江苏省太湖流域的畜禽养殖折算成“标准猪”大约为600多万头,而一头猪的排污量相当于7个人的总和,整体算下来,相当于4000多万人的排污,这远远超出了负荷。今年3月,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抽查的20家位于太湖一级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场中,就有15家将粪污直排入河、污染严重。

让人意外的是,在3月份的抽查中,污水处理厂成为新的污染源头。在对30家污水处理厂的抽查中,有4家超标排放、5家在线监控设备运行不正常或数据超标;抽查的18家工业企业中,5家存在超标排放现象;抽查25家畜禽养殖场中,9家未经环评审批、未通过验收或批建不符,11家污染物直排或治污设备不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厂本应发挥治理污染的作用,却反而成为了污染源,这是为什么?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江苏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已经达到了93%,水质稳定达标;而在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为多元化经营,虽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大多仍难以维持日常运转;到了村级污水处理厂,往往面临着资金和专业人员双缺乏的困境。

张利民告诉记者,针对这一现象,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监督力度,并对业务能力较弱的人员进行培训,尽快建立健全专业化的第三方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十七人入选五月"中国好人榜" 列全国首位
下一篇:2015年江苏公办高校学费不调 残疾学生免学费

更多>>中华纪实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2日,一位司机和他的车在摩洛哥南部地区瓦尔扎扎特被卷入漩涡。当局表示暴雨猛烈袭...

12月2日,九寨沟县林业局勿角自然保护区办公室传出喜讯,该保护区在勿角乡境内设置的野外红外监测相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