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台湾间谍背后的层层迷雾 最爱接触“高危人群”
首页 > 时政 > 台湾 > 正文

揭秘台湾间谍背后的层层迷雾 最爱接触“高危人群”
2018-09-25 09:29:36   来源: 台海网     点击:     【字体:


▲台当局设在台北阳明山上的一处监听机构

  “电展室” 台军“密码破译”主力军

据说曾截获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全过程

  9月25日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一位台湾同行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对导报记者说,“若跟朋友尤其是台湾朋友电话聊天,千万别聊那些可能涉密的话题哦,因为没准你的聊天信息就被台湾情报部门截获。”

  他所指的,是台湾有专门的“讯号情报”破译机构——“电展室”。

  一位台安全部门退役人员介绍,“电展室”全称是“国防部电讯发展室”,前身是美军驻台时期的“树林口”监听站,美军撤出后,台军接管该基地,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经营,如今建成了当前台军密码破译部队的主力。“电展室”低调而神秘,但在情报搜集方面,甚至一度红过“军情局”。“电展室”与“国安局”、“军情局”、“军事安全总队”并列为台主管情报工作的四大部门,其中“电展室”人员最多,规模最大,主要任务是监听、破译大陆电讯情报,包括对卫星讯号的截获,被誉为“讯号情报”破译高手。台军方官员曾说:“只要是在空中的电波,电展室都会拦截并总能在很短时间内加以‘破解’。”

  台媒报道,该部队是台“国防部”一级情报机关,主要任务为搜集破译国际政治、经济和大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电讯情报,以及对解放军电子情报侦搜能力和相应人才培育进行跟踪。该部门的保密器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自行研发,并和“国安局”共同使用台湾仅有的三台超级计算机中的一台,用于密码破译工作。“电展室”还提供预警及负责防护台军官方网站,包括编制密码、编写反黑客程序等。据称,“电展室”曾“截获了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的全过程”。

  媒体形容,“电展室”的讯号监听与破译人员要“靠耳朵吃饭”、“能释读天书”。这是情报战中最枯燥、最艰难,也是最具挑战的工作。女性特有的细心与耐心使她们在这一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台军内部流传,“电展室”是军中少数“卧虎藏凤”的单位,营区内服役的美女军官比比皆是。

“调查局” 扮演双面角色的“台版FBI”

往来两岸民众易被监听,曾制造“新党四杰”案

  若说“军情局”带给人的是特务、间谍、恐怖、不寒而栗等画面,那台湾“调查局”同样让人感觉背部“凉凉”。

  2017年12月19日清晨,王炳忠、侯汉廷、林明正、陈斯俊等“新党四杰”突然被搜查并带走,事件令两岸舆论震动。而负责“调查”该案的,是台当局“调查局”。事后舆论不约而同采用“绿色恐怖”来形容此事。

  台湾“调查局”隶属“法务部”,是由蒋介石时代的“中统”发展演变而来的。“调查局”下设犯罪侦防中心、集情中心、训委会、考纪会等15个单位,在岛内各地设有“调查处”。

  在台湾,“调查局”具“情搜”与“治安”双重角色。情报方面,它相当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主要防范“内乱”与“外患”、“泄露机密”等行为;而治安方面,则进行犯罪调查,主要针对贪渎、贿选、贩毒、洗钱、重大经济犯罪、计算机犯罪等。

  此外,“调查局”偶尔还在港澳地区和海外进行反谍侦破,并搜集大陆的情报资料和华侨的思想动态。

  上面这位民代告诉记者,在两岸密切交流往来的今天,“调查局”的监听,其实不只是对台湾民众,也会对大陆民众尤其是常常从事两岸交流的大陆民众进行监听。“万一被认为有事,‘调查局’可能就会进行正式调查。”

  对大陆情搜,除以上这些主要情治单位外,台当局“警政署”、“海巡署”、“移民署”也会有所涉及,只不过不是主要任务罢了。这位民代说,比如“警政署刑事局”对网络、电话的监控,“海巡署”对私渡情况的监控,“移民署”对两岸人员往来的“情报掌控”等等。

分析

台谍最爱接触的“高危人群”

  在电影中,间谍的形象是这样的:西装革履,手持勃朗宁HP手枪,随身携带的密码箱放着功能强大的间谍工具,就像《007》电影主角詹姆斯·邦德那般。而在现实中,间谍远没有那么酷。也许,他们表面身份是一名官员;也许,他们就是茫茫人海中平凡无奇的人物。

  导报记者梳理近30年来大陆爆发的“台谍案”,发现早些年党政军官员涉案的比例较大。以被判死刑的“台谍”为例,6人中有3人是解放军高官,分别是曾任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的刘连昆(少将军衔)、刘的前部下邵正宗(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指挥学院院长的刘广智(少将军衔);1人系政府官员,为全国社保基金会办公厅前主任佟达宁;1人系知名学者,为导弹技术专家郭万钧;1人表面身份是商人,为沃维汉。

  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台湾情报部门则将目标瞄准大陆普罗大众。据国安部门通报,有机会接触国家秘密的公职人员、退伍军人、高校师生、军工企业员工、国防科研单位人员,都是境外间谍组织关注的重点对象;军事发烧友、军事基地附近居民甚至普通网民,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策反利用。

  可能很多人都有此疑问,“我一个普通老百姓,能掌握什么情报?”但近期公布的很多典型案例,涉案者正是那些普通老百姓。江苏国家安全机关日前披露这样一起案子:苏州某台资企业陆籍员工冯某,在赴台湾出差期间,通过手机交友软件与台湾女子刘某结识。受刘某指使,冯某充当大陆某军用机场军用飞机的“观察员”。受金钱利诱,冯某先后多次赴军事目标地区进行观测拍摄,并将相关情报传给刘某。2017年12月,冯某因参与间谍活动被抓捕归案。

讲述

赴台交流遇身份不明人士

  大陆高校师生,也成为台湾间谍机构关注的重点,日前央视公布的几起案例,更暴露出问题的严重性。

  厦大Z教授是大陆知名台湾研究学者,他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两岸进行学术交流,涉台研究绝对是一个高危行业!”厦大作为对台研究重镇,一直受到台湾方面的重点关注。据Z教授介绍,在金门水头码头附近,有个“调查局福建站”,台当局通过这个机构,对厦门、厦大展开监控,对厦大台研院以及相关学者尤为“眷顾”。

  Z教授经常赴台参加学术交流,其间要与很多人打交道,过程中的确碰到过一些身份不明的人前来接触。对方不亮明身份,也不赐名片,这类人的底细究竟为何,没人知道,只是觉得很可疑。Z教授透露,厦大一位老同志在台参会期间,就曾受到不明身份人士的纠缠,“黏”到深夜十一二点都不肯走。

  “当然,台湾一些机构本来就是台湾情治部门的外围组织,某些人的背景我们很清楚”,Z教授说,但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交流,也不会刻意去排斥他们。

  此外,大学生也成为境外间谍策反的重点对象。一方面,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的经济、技术等领域的资料或参与相关课题,有“情报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社会经验不足,有的还需要寻找一些经济来源以支持学业。Z教授表示,福建高校每年都派不少学生赴台交流,一些家长也会把子女送往台湾就学,行前不仅要加强人身安全教育,也要加强政治安全教育。

  除了陆生,大陆驻台记者也是常驻台湾的一群人,他们的防谍保密形势尤为严峻。大陆首批驻台记者范丽青就曾向媒体透露,自己在台期间,多次被岛内情报人员跟踪、监听,有一次发现房间的纸篓被人偷偷翻动过,她就理直气壮地在电话中将这些人“臭骂了一顿”。

  驻台圈资深的Y记者告诉导报记者,很多驻台记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外出一段时间返回住处后,发现房内物品被翻动,或者笔记本电脑被打开过。此外,记者们所使用的台湾手机号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你在电话中说的每一句话,应该都被监听了。

应对

既要防谍也要防泄密

  对于如何有效“防谍”,Z教授告诉导报记者,首先要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对台交流时,应留一点心眼,要及时识别风险。Y记者则指出,驻台记者不仅仅是一名记者,也是党的舆论工作者,一定要从心理上重视“防谍”,在与岛内相关人士接触时,应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驻台记者经常会收到饭局、离开台北采风等邀约,Y记者表示,面对这些“好康”,一定要仔细甄别,如果对方身份不明或者动机可疑,这样的活动宁可不参加,否则有可能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Y记者进一步指出,在台湾驻点期间,外面的诱惑会很多,但应谨记不该去的场所一定不要去,不该做的事情一定不要做。

  Z教授表示,不管是党政军官员还是普通大众,都要防范境外莫名其妙的人前来接触,不要贪图小便宜,以防吞下“鱼饵”,最后成为别人口中的“鱼肉”,让人予取予求。

  除了要“防谍拒变”,也要谨防泄密。Z教授指出,对于涉密的文件材料,一定要注意防护。单位在文件存储、打印、复印、传真方面,都要进行加密处理,避免网络泄密。

  Y记者则建议,一些重要的采访或其它工作事宜,尽量不在电话中进行,当面采访保密性更强。相关稿件写好后也要注意保管好,给笔记本电脑安装加密防火墙很有必要。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 迷雾 间谍

上一篇:台湾“军情局”有“六大计划” 厦门被列入情搜重点地区
下一篇:从抗日锄奸到色诱陆生 被蔡英文作贱的台湾“军统”让戴笠

更多>>中华纪实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2日,一位司机和他的车在摩洛哥南部地区瓦尔扎扎特被卷入漩涡。当局表示暴雨猛烈袭...

12月2日,九寨沟县林业局勿角自然保护区办公室传出喜讯,该保护区在勿角乡境内设置的野外红外监测相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