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国百万吨“洋垃圾”涌入台湾 民众忧美丽宝岛变成“垃圾
首页 > 时政 > 台湾 > 正文

86国百万吨“洋垃圾”涌入台湾 民众忧美丽宝岛变成“垃圾
2018-09-03 09:09:17   来源: 台海网     点击:     【字体:


清晨或午后的台北街头,有时会看到拾荒者的身影。每天工作6-8小时,不过三四百块新台币的收入。 现在,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在百万吨“洋垃圾”冲击下,摇摇欲坠。

  9月3日讯 近日,台媒爆“惊天猛料”称,今年1-7月,台湾已进口超过100万吨的境外废纸与废塑胶,换算一下能装4万个集装箱货柜。来自五大洲86个国家的“洋垃圾”,堆在基隆港臭气熏天,导致台湾原有的资源回收体系濒临崩溃。

  岛内舆论挞伐,大陆开始拒绝“洋垃圾”进口,而蔡当局却既不管弱势拾荒者死活,也不管“洋垃圾”对台湾环境的破坏,反而宣称进口“洋垃圾”是时下最夯的“循环经济”。

  美丽宝岛惨变“垃圾岛”,究竟谁之过?

数据

百万吨“洋垃圾” 美日来的最多

  对“洋垃圾”的危害,众人皆知。中国大陆已经禁止“洋垃圾”进口,而海峡对岸的台湾,数以百万吨的“洋垃圾”,却悄然从基隆港上岸,展开一场“狂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垃圾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早在今年6月,英媒就报道,台湾今年前5个月进口的英国“洋垃圾”,比过去暴增了10倍。但蔡当局当时回应称,“没有那么多,只有2.5倍”,令人啼笑皆非。转眼两个月过去,蔡当局对于“洋垃圾包围台湾”的质疑,还在慢吞吞爱管不管。直到8月底,台媒的一篇独家报道面世,触目惊心的“洋垃圾”问题才真正摊开在阳光下,散发出臭不忍闻的味道。

  台媒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仅今年1-7月,台湾就已经进口了超过100万吨的境外废纸与废塑胶,换算起来约是4万个集装箱货柜。其中,废塑胶总量暴增1.6倍,短短7个月就比过去几年的年均总量还多;废纸方面,今年前7个月进口量比去年同期暴增41.9%,超过2014、2015、2016年任何一年的全年总量。在台湾中部的造纸厂,光是废纸纸砖的堆叠面积,就比4个足球场还要大。

  这些“洋垃圾”的来源地遍布五大洲,多达86个国家,其中来自美国、日本的最多。

质疑

连“废核料”都要?蔡当局“真垃圾”

  这些“洋垃圾”究竟是怎么瞒天过海到台湾的?这是全台民众都想了解的真相。最近几天,蔡当局官员辩称进口的都是经过许可用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原料。

  从标识上看,装着“洋垃圾”的货柜上通常写的也是“原料”两个字,只是,一打开就露了馅。用基隆港工作人员的话说,这些货柜里的东西散发着“从来没闻过的臭气”,蚊蝇丛生、腐败不堪。可见台湾进口的根本不是认真清理过的可用废弃物,而是“货真价实”的“洋垃圾”。

  台湾进口的“洋垃圾”,来自美国与日本的最多,消息一出,全台哗然。要知道核灾过后,全世界对来自日本的食品、原料都高度敏感,如今日本“洋垃圾”卖到台湾,万一里面有被污染过的东西那还了得?台媒因此怒批谢长廷这位“驻日代表”根本是“助日代表”,“只要日本的就是好的,连人家的核废料都可以要!”

  “洋垃圾”风暴既起,对民众的愤怒和舆论的质疑,蔡当局的应对也非常有“蔡氏特色”。全台民众的诉求,是希望台湾立即停止进口“洋垃圾”,但蔡当局的回应却是“已经在开会处理”;等到8月13日,台行政机构终于宣布要限制废纸废塑胶进口,但是新制度最快要到10月才能上路。两三个月的时间差,这让爱环保的台湾人坐立难安。而台环保部门竟然说,从6月知道资讯,到8月宣布要“修法”,这样的回应“已经算快了”。

  面对蔡当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作为,蓝营知名人士蔡正元在社交网站发文怒骂蔡当局“真是垃圾”。

冲击

拾荒者活不下去 台湾环境将更恶化

  政论节目爆料称,黑道最近之所以比较少“生事”,就是找到了两个“很好赚”的门路,其中一个就是进口“洋垃圾”。“黑道背后都有金主,进口‘洋垃圾’到台湾,能卖的卖掉,剩下的就直接焚烧。”台湾回收业者也控诉,进口“洋垃圾”的其实都是财团,但因此活不下去的,却是最底层的弱势拾荒者。

  台媒报道,现在104公斤的保特瓶只能换到260元(新台币,下同),8月的废纸回收价格更从去年同期的4-5元,暴跌到1-2元。导报驻台记者询问了便利店门口一位不愿具名的拾荒者,他表示,好几十斤的回收资源,只能卖几十块钱,连一个便当都买不到。从事资源回收的业者不解:台湾的垃圾都处理不完,为什么还要进口“洋垃圾”?

  国民党发言人王鸿薇强调,“洋垃圾”大举袭台,直接冲击弱势族群生计,而业者赚不到钱,就会选择不再回收垃圾,长此以往,台湾的环保问题有可能就会恶化。

  事实上,早年高雄、台南也曾是全球废船、废五金的“回收王国”,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当地生态至今无法恢复。好几位台湾朋友都向导报驻台记者抱怨,蔡英文现在连塑料吸管都要禁用,让大家自带不锈钢吸管喝奶茶,“那现在进口‘洋垃圾’又算什么?”

反思

产业升级受困 “高端”台湾选择“下流”

  宝岛台湾变成“洋垃圾”的乐园,其实追根究底,本身就折射出台湾产业在升级换代遇到困难时的消极心态。

  从“洋垃圾”里“淘金”,当然是一种比较低端的产业模式,经济社会发展较早的台湾,原本以其“高端”的环保意识自诩,原本是坚决看不上进口“洋垃圾”这种事。没想到“高端”的台湾,在大陆“禁废”之后忽然却被“洋垃圾”充斥,心理优势荡然无存。其实造成这种尴尬现实的,是台湾整体经济环境恶化之后,产业发展得不到台当局的有力助推,创新和升级只能在疲软的市场面前陷入空谈,而“头脑机灵”的不肖业者就自甘堕落,转向能赚快钱的生意。产业生态无法提升,自然只能“下流”。从这种角度来看,“洋垃圾”和娃娃机一样,反映的都是台湾经济末端的动摇和颓废。

  正如台湾《联合报》社论所指出的,大陆“禁废”与台湾大收特收“洋垃圾”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形令人感慨,而台湾产业升级困难的秘密,也许就藏在这种扭曲的心态里面。


清晨或午后的台北街头,有时会看到拾荒者的身影。每天工作6-8小时,不过三四百块新台币的收入。 现在,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在百万吨“洋垃圾”冲击下,摇摇欲坠。

  台海网9月3日讯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燕子/文 台媒图)近日,台媒爆“惊天猛料”称,今年1-7月,台湾已进口超过100万吨的境外废纸与废塑胶,换算一下能装4万个集装箱货柜。来自五大洲86个国家的“洋垃圾”,堆在基隆港臭气熏天,导致台湾原有的资源回收体系濒临崩溃。

  岛内舆论挞伐,大陆开始拒绝“洋垃圾”进口,而蔡当局却既不管弱势拾荒者死活,也不管“洋垃圾”对台湾环境的破坏,反而宣称进口“洋垃圾”是时下最夯的“循环经济”。

  美丽宝岛惨变“垃圾岛”,究竟谁之过?

数据

百万吨“洋垃圾” 美日来的最多

  对“洋垃圾”的危害,众人皆知。中国大陆已经禁止“洋垃圾”进口,而海峡对岸的台湾,数以百万吨的“洋垃圾”,却悄然从基隆港上岸,展开一场“狂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垃圾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早在今年6月,英媒就报道,台湾今年前5个月进口的英国“洋垃圾”,比过去暴增了10倍。但蔡当局当时回应称,“没有那么多,只有2.5倍”,令人啼笑皆非。转眼两个月过去,蔡当局对于“洋垃圾包围台湾”的质疑,还在慢吞吞爱管不管。直到8月底,台媒的一篇独家报道面世,触目惊心的“洋垃圾”问题才真正摊开在阳光下,散发出臭不忍闻的味道。

  台媒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仅今年1-7月,台湾就已经进口了超过100万吨的境外废纸与废塑胶,换算起来约是4万个集装箱货柜。其中,废塑胶总量暴增1.6倍,短短7个月就比过去几年的年均总量还多;废纸方面,今年前7个月进口量比去年同期暴增41.9%,超过2014、2015、2016年任何一年的全年总量。在台湾中部的造纸厂,光是废纸纸砖的堆叠面积,就比4个足球场还要大。

  这些“洋垃圾”的来源地遍布五大洲,多达86个国家,其中来自美国、日本的最多。

质疑

连“废核料”都要?蔡当局“真垃圾”

  这些“洋垃圾”究竟是怎么瞒天过海到台湾的?这是全台民众都想了解的真相。最近几天,蔡当局官员辩称进口的都是经过许可用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原料。

  从标识上看,装着“洋垃圾”的货柜上通常写的也是“原料”两个字,只是,一打开就露了馅。用基隆港工作人员的话说,这些货柜里的东西散发着“从来没闻过的臭气”,蚊蝇丛生、腐败不堪。可见台湾进口的根本不是认真清理过的可用废弃物,而是“货真价实”的“洋垃圾”。

  台湾进口的“洋垃圾”,来自美国与日本的最多,消息一出,全台哗然。要知道核灾过后,全世界对来自日本的食品、原料都高度敏感,如今日本“洋垃圾”卖到台湾,万一里面有被污染过的东西那还了得?台媒因此怒批谢长廷这位“驻日代表”根本是“助日代表”,“只要日本的就是好的,连人家的核废料都可以要!”

  “洋垃圾”风暴既起,对民众的愤怒和舆论的质疑,蔡当局的应对也非常有“蔡氏特色”。全台民众的诉求,是希望台湾立即停止进口“洋垃圾”,但蔡当局的回应却是“已经在开会处理”;等到8月13日,台行政机构终于宣布要限制废纸废塑胶进口,但是新制度最快要到10月才能上路。两三个月的时间差,这让爱环保的台湾人坐立难安。而台环保部门竟然说,从6月知道资讯,到8月宣布要“修法”,这样的回应“已经算快了”。

  面对蔡当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作为,蓝营知名人士蔡正元在社交网站发文怒骂蔡当局“真是垃圾”。

冲击

拾荒者活不下去 台湾环境将更恶化

  政论节目爆料称,黑道最近之所以比较少“生事”,就是找到了两个“很好赚”的门路,其中一个就是进口“洋垃圾”。“黑道背后都有金主,进口‘洋垃圾’到台湾,能卖的卖掉,剩下的就直接焚烧。”台湾回收业者也控诉,进口“洋垃圾”的其实都是财团,但因此活不下去的,却是最底层的弱势拾荒者。

  台媒报道,现在104公斤的保特瓶只能换到260元(新台币,下同),8月的废纸回收价格更从去年同期的4-5元,暴跌到1-2元。导报驻台记者询问了便利店门口一位不愿具名的拾荒者,他表示,好几十斤的回收资源,只能卖几十块钱,连一个便当都买不到。从事资源回收的业者不解:台湾的垃圾都处理不完,为什么还要进口“洋垃圾”?

  国民党发言人王鸿薇强调,“洋垃圾”大举袭台,直接冲击弱势族群生计,而业者赚不到钱,就会选择不再回收垃圾,长此以往,台湾的环保问题有可能就会恶化。

  事实上,早年高雄、台南也曾是全球废船、废五金的“回收王国”,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当地生态至今无法恢复。好几位台湾朋友都向导报驻台记者抱怨,蔡英文现在连塑料吸管都要禁用,让大家自带不锈钢吸管喝奶茶,“那现在进口‘洋垃圾’又算什么?”

反思

产业升级受困 “高端”台湾选择“下流”

  宝岛台湾变成“洋垃圾”的乐园,其实追根究底,本身就折射出台湾产业在升级换代遇到困难时的消极心态。

  从“洋垃圾”里“淘金”,当然是一种比较低端的产业模式,经济社会发展较早的台湾,原本以其“高端”的环保意识自诩,原本是坚决看不上进口“洋垃圾”这种事。没想到“高端”的台湾,在大陆“禁废”之后忽然却被“洋垃圾”充斥,心理优势荡然无存。其实造成这种尴尬现实的,是台湾整体经济环境恶化之后,产业发展得不到台当局的有力助推,创新和升级只能在疲软的市场面前陷入空谈,而“头脑机灵”的不肖业者就自甘堕落,转向能赚快钱的生意。产业生态无法提升,自然只能“下流”。从这种角度来看,“洋垃圾”和娃娃机一样,反映的都是台湾经济末端的动摇和颓废。

  正如台湾《联合报》社论所指出的,大陆“禁废”与台湾大收特收“洋垃圾”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形令人感慨,而台湾产业升级困难的秘密,也许就藏在这种扭曲的心态里面。




相关热词搜索:垃圾 宝岛 台湾

上一篇:赖清德硬推“双语政策”为哪般?暗藏“去中国化”祸心
下一篇:最新民调:台“六都”争霸蓝2 绿3 无党籍1

更多>>中华纪实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2日,一位司机和他的车在摩洛哥南部地区瓦尔扎扎特被卷入漩涡。当局表示暴雨猛烈袭...

12月2日,九寨沟县林业局勿角自然保护区办公室传出喜讯,该保护区在勿角乡境内设置的野外红外监测相机今...